注意!你的个人信息可能正在被人用来牟利!
时间:2020-05-08 阅读:474
“喂,您好,请问您需要投资理财产品吗?”
你是否接到过这样的推销电话?
你的个人信息又是怎么泄露的呢?
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呢?
2016年至2018年,小王(化名)在上海某商务咨询公司工作期间,获取了4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并将其存放于个人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器内。
2018年6月21日,小王以其妻子李某作为法定代表人注册成立了一家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小王为实际经营人。小王将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提供给员工,要求员工拨打电话招揽客户进行项目投资的推荐活动,客户购买投资项目后,小王从项目所有人处获取投资额分成。截止案发,小王获得项目投资款佣金分成共计人民币24万余元。
最终,伍家岗区法院以小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
法官说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我国有51%的网民在网购过程中遭到个人信息泄露。有48%的人收到骚扰以及金钱的损失。我国网络非法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50万人。他们分工明确,分分钟就能窃取个人信息。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呢?
(以下内容来自视知TV)
1、关于一系列的链接都不要乱点。
2、将手机里面的隐私功能关掉。
3、下载APP时,应该去官方渠道下载。
4、对于一些使用大量流量且没有告知的应用程序,应该及时检查或删除。
5、给自己的电脑和手机安装杀毒软件。
6、看到降价的商品,观察平台是否正规。
7、注册账号时,只填必填项。
8、设置复杂的密码,密码加校验,进行双重验证。
9、付款时,使用安全的浏览器。
10、不要随意打开陌生邮件。
11、在公共场所,下单尽量别蹭网。
12、发现账户异常,马上联系支付平台或银行,也可以报警。
13、填写收货地址时,别留太详细。
14、丢掉包裹时,一定要处理掉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
信息社会,个人信息就是金钱,提高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才是对付信息泄露的终极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