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您有一份高回报投资理财产品请注意查收~

时间:2020-04-30 阅读:404

你终于还是点进来了,其实我想说:

微信图片_20200430151154_副本.jpg

这个标题只是为了告诉你,承诺高回报的都有可能是陷阱

微信图片_20200430151207_副本.jpg

既然来了,就学习一下,你说是吧~

有一天,你的某亲戚承诺本金无风险,并许以高息或高回报率让去炒期货时,你心不心动?

请你免费听个讲座,还送你一份小礼品,同时,免费告诉你一个赚大钱的信息,而且肯定地说,这个发财的信息是国家正在推行的产业政策。听了这个消息,你是否难以拒绝

微信图片_20200430151211_副本.jpg

当心非法集资陷阱!


真实案例

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某公司法定代表人顾某,在未经审批、无经营金融业务资质的情况下,在互联网上设置网络投资平台,通过发放宣传单、手机报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宣传,承诺高息,吸引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投资,吸收60余名社会公众资金共计人民币680余万元。截止案发,尚未归还本金共计人民币480余万元。伍家岗区法院审理后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顾某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60000元。

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简单来说,非法集资就是不具备法定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借由某种名义吸收资金,并承诺给予回报的行为。

该如何识别非法集资呢?

一看经营范围。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了解相关企业是否属于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超范围经营等。

二看回报率。要看是否以高收益为诱饵,如果所承诺的收益率大幅超过同期社会平均利率水平,就可能属于非法集资。

三看对象。要看是否针对社会特定公众吸收资金,“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如果是“一对多”,极有可能就是非法集资。

四看资金流向。要看筹集资金为谁所用,若是其自己占用,就可能是非法集资。

高息诱饵不动心,老板实力不崇拜,官方背景不迷信,合法吸储不大意,熟人热心不轻信,违规吸储不参与。

让我们一起,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微信图片_20200430151217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