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纠纷增长快,“双网联动”破难题!
时间:2019-07-16 阅读:712
近年来,随着伍家岗区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物业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且普遍具有波及面广、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问题繁杂以及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等特征。面对这一情况,伍家岗区法院运用“双网联动”工作法,通过加强与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联系与合作,推动物业纠纷在诉前得到高效化解,有力缓解当事人诉累。
2018年8月,伍家岗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物调委”)正式成立。“物调委”主要负责开展全区涉及物业管理矛盾纠纷的排查、预警、教育疏导、释疑解答等工作,受理并参与伍家岗辖区范围内居民、物业、邻里之间矛盾纠纷的调处,主要调解方式有集中会议调解、一对一调解等。由物调委组织人民调解员对纠纷双方的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最终消除纠纷。经过调解委员会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可以申请司法确认,并成为人民法院执行的依据,对无法调处的纠纷合理引导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伍家岗区物业调解委员会副主任许金辉指出,“人民调解组织在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具有独特优势,物调委的成立对畅通业主利益诉求渠道,依法、及时、有效化解物业矛盾纠纷,有效维护广大业主和物业企业的合法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有多年调解经验的人民调解员,许金辉副主任常常带队深入街道、社区开展调解工作,以高效的调解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积极处理和化解物业纠纷,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调解成功率高达87%,调解个人与组织提交的物业纠纷达100起以上,2019年5月至6月,成功调解伍家岗区法院转出物业纠纷案件17起。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运行,标志着伍家岗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拥有了更加专业化的工作平台,提高了物业纠纷解决效率,节约了大量司法资源,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伍家岗区法院与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深度合作,也成为了“双网联动”工作法创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模式的有力探索。
常见的物业纠纷典型案例
1、因房屋空置,拒交物业费
案例:家住伍家岗区的余某因常年在外,房屋空置,声称没有享受物业服务,拒绝缴纳物业管理费用达4年之久。
调解结果:经伍家岗区物业纠纷调解员长达4天的沟通调解,双方调解成功。
法律课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物业服务公司企业已经按照合同约定以及相关规定提供服务,业主仅以未享受或无需接受相关服务为抗辩理由的,法院不予支持。物业服务具有公共性,即使没有使用房屋,也不影响物业公司对整个小区提供的服务。
2、开发商遗留问题,拒交物业费
案例:家住伍家岗区某小区的马某,因屋内裂缝、外墙裂缝渗水及窗台外的小区招牌影响休息、漂水等原因向物业投诉,因物业不作为拒缴纳物业费达6年之久。
调解结果:经伍家岗区物业纠纷调解员长达10多天的沟通调解,调解成功,物业公司报请开发商维修外墙裂缝。
法律课堂:房屋内部墙体裂缝、房屋渗水等问题,如果不是因为业主使用不当,且房屋还在保修期内,应由开发商负责修复。如果确系房屋质量问题,开发商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赔偿责任,但并不能成为拒交物业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