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岗区法院执前和解机制前置项目被确定为2023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事项
时间:2023-06-19 阅读:7352
2023年6月6日,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了2023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事项清单及创建点名单,伍家岗区法院申报的“执前和解机制前置”入选“执行案件机制改革”项目。
伍家岗区法院以创建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为契机,紧紧围绕“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探索打造“六前置六促进”的执行和解“六步工作法”,通过执行和解程序前置,深入推进“执源治理”。2023年1月以来,该院累计接待涉执案件当事人1300余人次,完成执行案件和解160余件,有效化解某房地产企业和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系列案件。
一是前置到执行申请前,判后答疑促和解。
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机制,做到在案件审理阶段促进执行和解。在庭审结束后,向当事人送达《执行强制措施书面提示》,提前书面告知义务人逾期履行义务而进入执行程序所面临的诸多法律风险。在裁判生效后,向履行期限届满的当事人送达《执前督促履行告知书》,再次提醒义务人即将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是前置到执行立案前,多元调解促和解。
在诉讼服务大厅建立执行一站式服务中心,并挂牌成立执行和解中心,印发《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机制》《民事执行案件执前和解工作规范》等制度,依托驻院民商民调委、物调委、律师、公证等调解力量,形成执行和解工作合力。中心接待申请执行人时,引导其选择执前和解程序,对同意和解的,立“执前调”案件,并及时委派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减轻当事人诉累。该院采取该途径成功化解“大都天惠”等合同纠纷系列案件33件。
三是前置到执行送达前,集约查控促和解。
把财产查控与推动和解相结合,执行裁决团队在收案3日内完成对被执行人名下存款、车辆、不动产等财产的全面查询和冻结。借助网络查控结果、线下财产调查结果等信息,在送达前对被执行人加强释法明理,通过心理疏导、多轮交流促进双方当事人执行和解。该院在执行涉平安银行系列案件时,利用网络查控结果与被执行人沟通,督促其主动履行还款义务,顺利和解案件20件。
四是前置到财产处置前,联动攻坚促和解。
与本地车管所、不动产、公积金、银行等单位建立联动机制,保障财产高效查封;建立异地财产处置与联合执行机制,完善与外地法院协作执行措施,提高异地财产处置效率。强化执行联动威慑,联合公安、新闻媒体等部门,通过限高、强制审计、媒体曝光等方式,促使被执行人变被动履行为主动。该院在办理涉武汉众邦银行执行案件中,承办人将依法拍卖抵押房产措施告知被执行人后,促使其主动联系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实现案结事了。
五是前置到执行拘留前,刚柔并济促和解。
持续保持执行高压态势,对未依法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被执行人,执行团队提前介入,及时制作预罚款、预拘留决定书。在预拘留、预罚款期间,执行人员再做教育疏导工作,力争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同时,对“小额速裁案件”统一启动“小额速执程序”,以执行拘留措施敦促被执行人主动寻求和解。今年以来,该院对25人出具拘留决定书,21名被执行人收到决定书后当场履行全部或部分义务。
六是前置到线索移送前,刑罚震慑促和解。
建立拒执犯罪线索预移送机制,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义务且有转移财产行为的被执行人,及时发放《预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通知书》,书面告知其相应法律后果,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在正式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前给予被执行人一次改过机会,对按期履行的,不再正式移送拒执犯罪线索;对未按期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及协助义务人,正式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