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退休法官“转岗”调解员 为民解纷志不渝
时间:2025-09-02 阅读:1974
伍家岗区法院101调解室是调解员李莉的办公室,满墙的锦旗熠熠生辉,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温情的调解故事。
曾经的她,作为法官,在审判席上一次次敲响代表正义的法槌;如今的她,作为伍家岗区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以一个崭新的身份继续奋战在司法为民一线,用情与法的交融浸润人心,了却群众的一桩桩烦心事。
“我与法律打了半辈子交道,退休了仍觉得自己还能做点什么”——李莉
2024年,伍家岗区综治中心成立诉前调解中心,一批退休法官先后受邀“上岗”,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专业优势、经验优势,在化解纠纷一线继续发光发热。李莉便是其中一员。
退休前,李莉是一名立案庭法官,从事审判工作33年间,她荣记省级“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她在职期间审理的婚姻家庭类案件中,调撤率高达70%;退休后参与的诉前调解,平均化解时长比诉讼程序缩短了40%。
2024年3月,退休10个月的李莉接到了法院的电话,询问她是否愿意回到法院担任调解员。“法院需要我,我也需要法院,我们属于是双向奔赴了!”李莉形容接到电话的心情时说道。
成为调解员后,她仍然以一名正式干警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当事人的心坎上,维护司法形象和司法权威。从事调解工作这一年半时间里,她成功调解了229件案件,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信任。
“退休后被聘任为调解员,对我而言,继续从事调解工作就是所热爱事业的延续。”李莉笑着说。
“成为调解员后,我看见了更多当事人的泪水。”——李莉
“以前在法庭上,原被告双方隔着审判席,气氛严肃紧张;现在在调解室,大家面对面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把矛盾说开了。”调解员李莉说。在这间10来平方的调解室里,一张一米见方的调解桌拉近了调解员和当事人的距离,温馨的氛围让剑拔弩张的矛盾双方立刻放松下来。
为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一对已经决意离婚且不相往来的夫妻不得已又坐在了一起,从双方剑拔弩张的对话中,李莉得知,男人因为赌博输光了家产,也输走了妻子的信任,一个家庭就此破碎。
“养好一个孩子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更需要稳定的生活环境,你目前没有这个能力抚养好孩子,孩子跟着母亲生活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你趁着年轻去拼搏,给自己和孩子拼一个未来不好吗?”李莉精准命中男人的痛点,他的脸上再也看不见嚣张的气焰,一起矛盾尖锐的抚养权纠纷,就这样化解在诉前。
每次做调解工作时,她都是近距离与当事人坐在一起,当事人说话的时候,她都看着他们的眼睛认真倾听,她觉得时机成熟才开口询问和调解。她的声音很温柔,像一阵清风,像很久不见的朋友,让人一下就放下了戒备和怒火。有的当事人说着说着就会哭起来,她也不厌其烦,一张一张的递过纸巾,让他们尽情宣泄心中的委屈和痛苦。
“作为法官的时候,我更多的是用理性的一面对待当事人,作为调解员,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倾听他们的故事和委屈,调解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心灵按摩。”谈起调解成功的奥秘,李莉这么说道。
“调解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一个纠纷,更要帮助矛盾双方解决实际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李莉
“这个小区物业,光拿钱不干活儿,墙裂了不修,垃圾也不清理,问题多到罄竹难书。还想让我交物业费?我没告他们就不错了!”得知自己被物业公司告到法院的刘女士肺都要气炸了,对这种情形,李莉有些见怪不怪的了。
“传统认知中,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就有理由拒交物业费,但在司法实践当中,即使物业存在服务瑕疵,若其已提供基本服务如安保、清洁、设施维护等,业主不能以未享受服务为由直接拒交物业费。”李莉一边翻开《民法典》一边跟刘女士解释,经过专业、耐心地调解,物业公司也承认了自己的问题,承诺今后不断改进工作,争取让业主满意,双方达成和解。
她深入基层,通过与物业管理公司、小区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等多方联动了解情况,将引发纠纷的问题分类归类出几大类问题,如:公共区域打扫不认真、安保措施不到位、被告未实际入住等,找出问题症结后再与物业服务管理公司进行磋商,最终根据不同业主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化解方案,由此促成多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达成和解。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虽然已经从事了三十多年的审判执行工作,但是李莉仍然不断学习法律知识,她的办公桌上除了案卷,还摆放着不同部类的法律用书,随便翻开一本,都有她用铅笔标注的痕迹。她常说:“调解不是和稀泥,一定在判断是非曲直的前提下做调解,不能让吃亏的人更吃亏,只有不断提升法律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维护公平公正!”
从人民法官到人民调解员,身份虽已转变,但司法为民的初心不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不变。伍家岗区诉前调解中心里,像李莉这样的退休法官还有杨茹和张斌,因为热爱,他们退而不休,依旧奋战在诉前调解第一线;因为使命,他们扎根基层,努力将更多纠纷化解在诉前;因为责任,他们满怀热忱,用情与法的交融浸润人心。
“老法官做调解工作就像老中医把脉,更能精准把出‘病灶’,他们的加入,给法院减轻了不少办案压力。”区法院立案庭庭长李琳表示。在老法官们的助力下,区法院实质解纷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民事调解率达21.98%,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上诉率降至16.56%。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纵使岁月变迁,却初心不改,誓言如初;虽已脱下法袍,但正义在心,使命在肩。让我们向矢志奉献、默默坚守的退休法官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