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故事】迟到七年的5万块,要回来了!
时间:2024-12-02 阅读:663
执行是实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后一公里”。异地执行受距离远、潜在风险多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是执行中的难点。近日,伍家岗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跨省奔赴出击,成功执结一起七年之久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有力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借易还难
2017年,秦某某以手头紧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向曾某某借款6.5万元,并再三保证会按时还钱。可真到了约定还钱的时候,秦某某一套“一拖二赖三消失”连招,打的曾某某措手不及。曾某某绞尽脑汁也无法撼动秦某某想赖账的心,于是果断将秦某某诉至伍家岗区法院,请求依法判令秦某某偿还借款本金6.5万元及逾期利息,由于证据确实充分,法院很快就判决支持了曾某某的诉请。
拿到判决后,曾某某以为这下妥了。谁知秦某某收到判决后,躲得更深了。曾某某联系不上秦某某,于是又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出尔反尔
案件顺利进入执行程序,根据曾某某提供的财产线索,法院扣押了秦某某的一辆小汽车。秦某某适才被迫现身协商还款事宜。承办法官朱俊至今记得,坐在调解室里的秦某某一脸诚恳,表示这几年确实没赚到钱,对拖欠曾某某欠款的行为真诚道歉。听到秦某某的遭遇,曾某某心软了,不愿意为难这位曾经的朋友。
在法官的调解下,双方心平气和协商好分期付款方案,秦某某当场给付了2万元。一切都好像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3检察监督
前文也说了,“好像”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
眼看已经过了约定的分期付款的时限,秦某某一点动静也没有,曾某某心里突然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秦某某又玩起了消失,这下真是消失的毫无踪迹,曾某某着急忙慌的找到执行法官,说明了情况。
承办法官朱俊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被执行人秦某某均无结果,查询其名下也无可执行财产,执行遭遇了传说中的“执行不能”,案件只能终本。
曾某某表示不能理解并向执行法官发出“灵魂拷问”:“执行局不就是专门帮忙要钱的吗?你们怎么不去要就终本了呢?”曾某某对法院的信任产生了裂痕,于是向区检察院申请了检察监督。
区检察院依法受理后,对该案进行了细致的研判,发现该案确实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的执行程序正当合法。
案件就此沉寂.....
4柳暗花明
案件其实并没有如表面上那样沉寂......
案件终本≠不管了,这些年来,该案承办法官朱俊一直关注着这个案子。
近日,朱俊接到申请人提供的线索称,被执行人秦某某在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老家出现。
“不管被执行人在哪里,只要有线索,就一定要给他揪回来!”朱俊心里暗下决心。
朱俊立刻组织执行小组,驱车前往重庆市万州区,傍晚六时许到达后,考虑到当地法院具有熟悉地形优势,于是先向万州区法院执行局申请协助执行。
次日,在万州区法院执行局的协助下,执行小组顺利和申请执行人汇合,一举将被执行人秦某某堵在家中。
“你好!我们是伍家岗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这是我们的执行公务证和工作证”,被执行人睡眼惺忪的打开门,被突如其来的执行干警惊得目瞪口呆,等回过神后,执行干警向其说明原因:“你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现在依法对你进行强制拘传……”秦某某被执行干警顺利控制并被带上警车。
将秦某某带到龙沙镇法庭,朱俊对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判决的行为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敦促其主动履行,秦某某仍然以没有钱为借口拒不还钱。执行法官于是决定对其采取拘留十五天的强制措施,并告知他拘留不是终点,拘留执行完毕后依然要履行判决书所判义务。
警车即将开离现场时,秦某某终于醒悟,积极联系亲友借钱还款。最终,秦某某的母亲凑齐5.5万元现金交到了申请执行人手上。
拿到钱的曾某某表示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朱俊说:“我心里头的大石头也落了地。”曾某某眼里写满了动容......
这时,下一个申请执行人又打来了电话
“走,出发!”朱俊招呼了一声,大家又踏上了新的执行之路......
5写在最后
不分昼夜,闻令而行,是执行工作的常态;穷尽措施,司法为民,是执行干警的初心。伍家岗区法院厚植为民情怀,强化责任担当,把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作为执行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以“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快办案、办好案,确保执行有力度、有温度、有速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说句重要的题外话:强制执行并非执行法官的“单打独斗”,还需要申请执行人的积极配合。在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有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及线索的法定义务。虽然法院的查控系统日渐完善,但并不能涵盖被执行人的所有财产类型,如现金收入等。在此情况下,申请执行人可基于对被执行人的了解,积极向法院提供财产线索,更有助于提升查人找物的精准性,提高执行效率。)